(一) 密封初期出现泄漏、破损
1. 问题描述:
密封垛密封初期(第0-7天),如密封膜出现松垮、不紧贴纸箱或药材包装表面的现象,表明发生了密封泄漏,应及时处理。
2. 处理方法:
只要在密封时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,密封垛基本不会出现密封漏气的情况。密封初期,密封膜应紧贴纸箱或药材包装,若出现上述现象则表明密封垛位已发生漏气,密封膜存在破损或裂口。首先需查找发生漏气的位置,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胶带或封口机进行修补,修补后重新抽气密封,并进行跟踪检查。
(二) 气调贮存期间发生泄漏或破损
1. 问题描述:
密封出现松垮且氧气浓度出现异常。
2. 处理方法:
在贮存期间(密封初期除外),密封膜松垮并不一定是密封垛发生漏气,只有氧气浓度也出现异常时,才能判定密封垛是否发生泄漏或破损。发现密封垛泄漏或破损,若距开垛日期超过3个月,须及时修补,严重破损须重新密封;若距开垛日期不足3个月,可根据被储药材使用计划和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,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或重新密封。
(三) 氧气浓度异常
1. 问题描述:
在不同的气调贮存阶段,垛内氧气浓度明显超出参考曲线的正常指标范围。
2. 处理方法:
氧气浓度出现异常时,首先检查密封垛是否漏气,如果漏气须及时修补,并进行跟踪检测。
(四)密封垛内相对湿度偏高
1. 问题描述:
个别情况可能因封垛时药材水分超标,又遇高温、高湿天气时施工,密封后可能会出现垛内相对湿度偏高的情况。
2. 处理方法:
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增加气调剂用量,加快降氧速度,提高防霉的安全性,同时辅以一定量的控湿剂,使垛内相对湿度降低,逐步达到正常要求。
(五)密封垛内结露
1. 问题描述:
外部温度发生急剧变化,气温骤降,垛内水分来不及平衡,造成内部空间超过饱和湿度,形成密封薄膜内表面结露。
2. 处理方法:
垛内产生结露现象,是由于库内环境气温骤降,垛内水蒸气饱和度随之发生改变,当垛内水蒸气达到过饱和状态时,就会产生结露现象。垛内结露的处理方法如下:
①:对于轻微结露,可以不采取措施,待水分逐步平衡或气温回升,结露现象会自然消失。
②:对于结露严重、甚至形成泾流的程度,可采取强制通风排潮、或打开密封膜散气、或加吸湿剂等措施,经短时间排潮处理后重新密封,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补充气调剂。